推荐“腾讯医典”

在说正式推荐理由之前,先让杨医生来回忆一下远古时期(杨医生读医科大学时期)的一个小事。

记得当时正在上文献检索这门课,发量比较捉急的授课老师在课堂上举了个例子。大意说的是,某日我院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坐镇当天的三线会诊班(就是全院二线老师遇到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统统要交到三线这里拿主意),突然接到其他科室二线老师的电话,要求帮忙会诊一个极为冷门的疑难病例的急性病情变化。

老教授虽然经验丰富,涉猎极广,但遇到这个冷门的病也是一脸懵,毕竟是他当年教科书上都没讲过的病,而且跟他自己的专业范围基本不相关。更麻烦的是,二线之所以请急会诊,就是因为病人的病情急性恶化,家属都很焦虑、着急(这种情况处理不得当可是极易造成医患纠纷的啊)。

怎么办?急会诊的要求是接邀请10分钟之内必须到场。如果就这样一脸懵的赶过去,到现场却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对病人家属、对病人本人、对教授自己都没法交代。

教授当时做法是放下电话立马打开电脑,迅速登录X度(大雾,划掉)——登录PubMed,找到最近最权威的英文综述文献并下载全文——此时时间刚刚过去2分钟(现在想想,当年老教授的电脑和网络配置真是给力)——用6分钟时间迅速浏览摘要并精读重点段落——用最后2分钟飞奔到会诊地点,圆满完成会诊任务。

文献检索课的老师之所以讲这个故事,就是为了向我们强调:现在的信息太多、太乱、太杂,迅速检索到有效信息并学以致用,是一个医学生的基本素养。

如今,我也行医多年,网络上的医疗信息早已铺天盖地、浩如烟海,我和朋友聊天说上一句:最近加班太多,头发都快掉光了。马上X度或者某购物网站就给我推送生发洗发水,或者某植发机构。

现在的问题是:网上信息这么多,我们怎么才能知道应该相信什么、或者哪些信息最有帮助、最方便快捷呢?毕竟,魏则西事件刚过去没几年啊。

现在“**医生”类的医疗APP有很多种,作为临床医生,这里我重点推荐腾讯自己出品的——腾讯医典。因为在实际应用当中,我发现这是一款背靠腾讯微视、搜一搜等巨量资源,有无数专业医生和美国WebMD背书,同时又完美继承微信“方便、易用”传统的产品。简单说,就是在信息的专业性、广度、深度、易用性上做到了极好的平衡。

具体来说的话,这个小程序打动我的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1. 病种数惊人。

共收录11816种疾病,这已经远超一个临床医生所能掌握的全部内容,甚至超过大部分三甲医院能诊治的全部病种了,更厉害的是,收录的疾病种类还在不断更新——互联网的广度优势恐怖如斯。

2. 对慢病深度解读及指导。

所谓慢性病,是指那些不构成传染、具有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疾病的总称。比如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冠心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等。随着国内医疗水平和大众保健观念的提升,国内疾病谱已经转向了慢病,也就是说,慢性病的防治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如果慢病治疗不得当,往往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瘫痪、猝死、喘憋等等,严重影响病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而且慢病往往很难根治,需要患者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医生要投入极大的热情和心血进行诊治——患者的医疗需求跟医疗资源的匮乏的矛盾短时间内很难调和,而腾讯医典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好

就以我经常接触的疾病——癫痫为例吧

腾讯医典在这个条目下聘请的专家是宣武医院神经内科的王玉平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多年执国内神经内科牛耳,王玉平老师作为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大主任,亲自拍摄视频科普癫痫病的相关内容,无愧我辈楷模,也足见腾讯医典对慢病的重视程度)

我们可以看到,腾讯医典不光简要介绍了癫痫病的特点、病因、诊断、治疗、发病时的处理,还贴心的引入一大段癫痫病相关的术语表,能大大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

还加入了“癫痫患者居家安全建议”、“女性癫痫患者怎么办”、儿童癫痫发作如何处理等病友想了解的内容,在“就医”这个类目下,还详细介绍了癫痫发病时需要紧急就诊的各种情况,如果病人或者家属能对照说明,可以极大减少病人的恐慌、无意义就诊、延误治疗的可能。

在“日常”这个类目里,除了概述“生活中癫痫有什么注意事项?”以外,在后面推荐了数十条癫痫病友特别想知道的问题(在我的临床工作中,这些问题曾被患者和家属反复问及,现在终于有个程序把这些问题和回答整合在一起了,这样能极大的减少医生的工作量,也能让病人对自己的日常注意事项有更全面的了解,因为毕竟医生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解释得面面俱到——关键是,这些回答都是经过腾讯医典专家团队成员审阅过的正确内容,读者可以放心食用)

从癫痫这一个病种就可以看出,腾讯医典体系化的图谱在疾病的每个环节都给予患者帮助,同时也帮助医生减轻了工作量,减少了医患信息不对等的矛盾。

3. 用药查询和医院指南

腾讯医典在主页显著位置还放置了两个很重要的功能,用药查询和医院指南

用药查询功能:以常用药布洛芬为例,首要位置先强调了最容易让病人惊慌、又无伤大雅的副作用“尿液呈深红色”,自己可以上网百度一下“布洛芬 尿液红色”,看看下面有多少乌七八糟的回答吧(血尿、肿瘤都扯出来了哈哈哈)。

另外,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看药品说明书,尤其是进口药品说明书的时候,那一大篇密密麻麻的小字,总让人有种重新读医科大学备考的感觉。腾讯医典在药品详情下面,按照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禁忌症、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分门别类,极大避免了浪费时间。

医院指南:腾讯医典按照定位列出当地的医院,应该是按照医院排名排列的。以心内科选项为例,列举的都是北京地区心内科从前往后的大排名,当然了,不建议任何小毛病都找排名第一的医院就诊哈,请给自己和都医生省点时间。

总结来说,这是一款非常用心又非常专业的良心产品。

专业上因为有各个专业医生把关,因此内容严谨、准确,言简意赅又通俗易懂,同时又不会过多推荐、过度解读,在告诉老百姓一个病是怎么回事、什么时候应该去医院就诊的同时,又不会让医生产生“你在X度上看了点东西就过来质疑我”的反感。

排版上可以看出设计团队真的是用了心,切实了解老百姓的需求,贴近老百姓的认知水平和使用习惯。因此整个小程序用起来非常顺滑,重点突出。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