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物理到底有什么用?
我必须来回答一下这个题。
大概半小时前,我妈睡不着觉,来找我,跟我说,儿子,我感觉我买到假黄金了。我说你在哪买的?是不是街边珠宝店,她说不是,是一个山东省著名品牌的店里。
我问我妈为什么说这个是假黄金,我妈说因为刚刚不小心掉地上了,这个东西发出来铝制品的声音。
我一听就不信,于是,我妈拿来了两件黄金饰品过来。

左边这件,4.42克,右边这件,16.44克。她说右边这件,声音是对的,左边是不对的。
我妈很担心,问我能不能分辨出来。
我肉眼看了半天,觉得颜色一样,做工精致,不像是假的,就说要不拿火烧一下,煤气灶就行,假黄金一烧就容易露馅。
我妈说,不行,这样烧坏了,去店里,就说不清了,人家不给退了,万一现在能退呢?
我想了半天,想起家里有个电子称,很老了,但是精度是0.01克,于是我立刻想到了物理知识。
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
黄金的密度,是水的19倍左右,也就是说,19克黄金,体积是1立方厘米,悬浮在水里,能排开1克水。
所以可以用头发丝吊着黄金测密度。
于是,我拿出来这个。

这张照片拍的时候,这个黄金沾了点水,拍之前就是4.42克,很准。
于是,我把切开的可乐罐装了水放在了称上。
(至于我为什么没有留更深的铝罐,是因为这个称量程只有100克,我倒想弄深水,但是称不允许。)

72.52克水(加铝罐)
接着,我把首饰吊装进去悬浮。

图片不清楚,但是我敢保证没有触底。
我测了好几次,发现能排开足足1.2克水!!!
我特么惊呆了!密度3.68!
接着,我测另一个黄金。

这个我不放后面照片了,因为这个比较大,想“吊装起来”得用头发捆着腰部,操作起来特别复杂,一个人操作很难拍照。
总之,同样的方法,这个排开水的质量只有0.85克左右。
16.44克,一算,密度19左右,没毛病!!
这样一对比,第一个,假的卧槽!
我当时就惊了,因为我妈买的这个东西,是大金店的,这居然有假???
我义愤填膺,我妈很伤心,说这俩一起买的,好在这个只有4克多,好在另一个是真的…
也不知道人家给不给退…万一人家说是咱们自己造的假的呢…
我说怎么可能?一起买的,有票吗?
我妈给我找来了票,我看了看票,没一点问题,而且做工非常精美……
而且我还看到,4.42克的做法是3D硬金工艺,单克工费80元。
这咋回事啊?
3.68的密度,是啥?铜锌合金密度足足有8,如果是这个颜色的金属,只能说铝镀金了。或者铝镁合金镀金。
可是这个工艺太特么复杂了,能展现这种花纹吗?而且本身就很薄啊…
于是,我非常仔细观察了一下。

发现这个,是空心的!这里居然有四个小洞!不愧是3D打印硬金,手工肯定做不出来这个空心来。
(当然,我劝大家千万别买这种3D硬金,工费这么贵…卖黄金或者置换的时候,只看克重,工费毫无意义…)
众所周知,如果是空心的,那么之前测的密度就是扯淡!因为可以排开几倍的水!!
(毕竟这么小的孔洞,想进去水其实非常困难,水有张力,很小的孔不那么容易进水,更不容易灌满)
那么问题来了,空心的,怎么测密度?
我想了想,把这个上面的环拆了下来。

就这个东西,这个不是焊接,就是捏合的,这个小东西,是实心的。
(我已经装回去还给我妈了,忘了单独拍照了)
接着,我测了这个小环的重量,0.38克。
我接着测了测排开水的重量,0.02克。
密度19!!!
也就是说,这上面的小环是纯金的!
我妈一下子就相信这整个小花是纯金的了。因为不可能出现把小环用黄金,主体造假的情况,这完全不符合逻辑。
(至于声音问题也很好解释,这个太薄太薄了,完全没有黄金的厚重感,真的就像是铝片。我仔细观察、吸气尝试,内部空间真的挺大,实际密度会比3.68大几倍,所以必然排除铝。)
于是,老妈开心的睡了,妈妈夸我好宝宝!
…………
补充一下。有人说,可不可能里面有钨、铱这两种超高密度金属。
不可能的,因为我拿过来第一时间其实是…轻轻咬了咬…就那个小花,我咬过,咬的很轻,看不出来,但是明显能感觉出来是软的。
钨的硬度极高,要是这玩意东西镀金,那不可能咬的动…那这饰品的坚硬程度比钢材可猛多了…说起来还挺心动…
至于还有人说铱…哥,这玩意比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