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分享下你的个人知识库的目录吗?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70884339/answer/28381967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是我所有知识库的目录,涉及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或许可以给大家提供参考

1. 生活知识库
主要有两个。
知识库一:我的生活
记录生活,记录成长。这个知识库包含我的计划、日记、感悟等。

日记是非常好的自省方式,但我一直没有养成习惯,最近决定重新尝试,我把日记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六格日记
列出六项我比较关心的命题,每天晚上填空。写起来比较轻松,容易坚持下去。

第二部分:今日回顾
将值得反思和值得学习的点记下来,不要求很多,有1~2个就足够。

知识库二:个人资料
这里有关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吃的一切。

比如「衣服」这个版块,我会将尺寸记录下来,买之前,打开看几眼,就不容易买错。

又比如「学习」这个版块,我会将自己购买的网课汇总在一起。
除了基础信息,如课程名称、所在平台、链接,还会备注学习状态、课程笔记链接等。

2. 工作 & 学习知识库
- 第一组:专业技能。胜任某岗位须掌握的能力 —— 硬技能
- 第二组:通用能力。多数岗位都能用到的能力 —— 软技能
- 第三组:个人兴趣。业余时间琢磨的私人爱好 —— 纯爱好

这部分的知识库会非常强调内容的体系化。在处理这类笔记时,我一般会这样做:围绕主题学习,提炼知识框架。
好处有二:第一,能提供更系统的问题解决思路;第二,方便快速迁移到同类领域。
举个例子。
我原是一名工科生,转行到互联网后,最早做的是知乎运营。那时,知乎商业化刚萌芽,给答主的自然流量还很多,要出高赞回答,甚至上热榜,不像现在这么难。但即便如此,运营的第一个月,我写的回答,没一个超过 100 赞的。
寻思着这么干下去肯定不行。所以我便围绕知乎平台,开始了主题学习,把能搜到的文章、课程、训练营,全部找来看一遍,快速搭建出一套基础的知乎运营框架。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视野慢慢打开了。之前只知道埋头写内容,后来学会从选题-写稿-传播-引流/变现的综合维度看待知乎运营。
明白运营的好坏取决于一连串的动作是否执行到位,而不是某个环节的成功;也明白运营的目标不是每周要更新多少回答,而是要研究如何把回答做爆,毕竟一个爆款内容抵得上几百个平庸的回答。
这就是前面说的,利用知识框架,可以提供更系统的解决思路。
在运营知乎一段时间后,我还接触过公众号、今日头条、微博、什么值得买的运营,发现思路跟知乎差不多,无非就是解决下述问题:
- ×× 平台有什么特点和规则
- 如何找到对标账号,做好竞品分析
- 如何做好定位和人设
- 如何拆解一个(类)爆款
- 如何复制爆款内容
- ……
这就是前面说的,利用知识框架,可以快速迁移到同类领域。

如何从 0 到 1 建立这样的知识框架 ?可以分为 从上而下 和 从下而上 两种思路。
【1】从上而下
适合发展比较成熟的学习主题,比如摄影、视频剪辑等。可以通过下面四种方法,寻找现成框架 。
方法一:高分书籍
找书的途径有很多,豆瓣、知乎、公众号、小红书等,搜 「 ××书单推荐」 就能找到不少。

我个人更习惯用微信读书,因为找到就能开始阅读。一般看到评价不错、目录结构清晰的,会先读几页看看,合适的话再读完整本。最近在学「手机摄影」就是这么做的。

当时看完《拿起手机,人人都是摄影师》的目录后,我没想太多,先搭出了第一个框架,虽然很简陋,但至少学起来没那么抓瞎了。

方法二:优质课程
不仅好书有高质量的目录,好课程也有。当年学习PS,非常有幸看到《李涛 Photoshop 高手之路基础篇》这门课,结构非常清晰,内容也经久不衰。

我按照课程框架逐一学习,做下了非常扎实的笔记。如今虽然许久没碰,但看着笔记应该也能快速回忆起来。

如何找到这类好课程呢 ?分享两个渠道:
- 学习软件。比如 B站、网易云课堂、得到等综合平台;三节课、优设这样的垂直平台
- 问身边人。可以发朋友圈、社群里询问,也许刚好有学过的,让TA给推荐推荐
方法三:业内人士
这是最高效的方式,如果能找到一两位资深人士,可以少走不少弯路,他们不仅能清晰告知该学什么、怎么学,还能教人怎么避坑。
比如这套「从上而下」的学习方法,其实脱胎自秦阳老师的演讲《一个PPT主义者的成长故事》。只不过我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把很多方法融合到了一起。

那,这样的业内高手去哪里找 ?分享 3 个渠道:
1. 关注账号。比如公众号、微博、B站,持续留言或赞赏,引起注意
2. 知识付费。如果他有付费产品,果断购买,持续输出高质量的内容,引起关注
3. 询问好友。求助万能的朋友圈,看看有谁认识他,直接找到他,付费咨询
方法四:优秀文章
那些读起来条理清晰的文章,往往自带好的框架。比如我在写《我的知识管理工具清单(2022版)》一文时,就有参考 @L先生 的文章框架。


上面提到的四种方法,为了方便记忆,可以简单概括为 书、课、人、文。
【2】从下而上
不可能每次都那么幸运,想学什么都有现成框架等着。
这时,可以先定学习主题,再广开 “天罗地网”,进行搜罗。
比如我最近在研究「内容可视化」,想学学一图胜千言的技巧,但没看到系统性的资料,都是零零散散的。
于是想着能不能从过往的学习经历,寻找蛛丝马迹。
首先想到的就是乔布斯发布 MacBook Air 的经典画面 。
如何证明电脑的轻薄 ?信封。
它在大家心中的固有印象 ?薄。
两者一结合,便创造了一个经典营销案例,也是「内容可视化」的绝佳案例。

然后又想起从 @曹将 那儿学到的 10 种逻辑关系 ,所应用的图形也是不错的可视化案例。

我还把「魔爪」伸向了商品详情页。买酸奶,蛋白质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
商家都是如何展示的呢?
常见做法是用柱形图跟国标(GB)对比,就像下图一样,让人一下子就知道 3.0 克意味着什么。
如果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纵坐标的刻度线,充满了心机 。

类似这样的素材和思考积累的多了,结构慢慢就会浮现出来,也就有了下面的框架雏形:

3. 资源知识库
这类知识库不像生活知识库、工作&学习知识库,它们一般没有明确的领域归属,哪里需要去哪里,比如读书笔记、效率工具等。

分享其中几个知识库的目录:
▌《读书笔记》知识库
不会强调结构化,习惯用平铺的方式展现笔记内容。

▌《 MacBook 使用手册》知识库
这是我刚从 Windows 转到 Mac 系统时,边看教程边做的学习笔记。
我自己有个习惯:遇到不会但又必须学会的事情,会试着出一份教程 / 课程 / 书本。是否对外公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制作过程中,我已经学会了。

▌《办公神器》知识库(部分)
这个知识库会搜集我用过的实用工具,比如 GIF动图制作软件、PDF格式转换网站、免费PPT模板下载等。

▌《PPT教程》知识库
学习软件操作时,我也会习惯记笔记,把要点和易错的点完整记录下来。即使很长时间不用,也能快速上手。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个人知识库目录,包含生活、工作、学习等。对其中的细节有任何疑问,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我是
,在知乎专注分享知识管理方法和实践经验,如果你对这方面的内容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知乎账号。更新频率不高,但是每一篇都是用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