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们老是错过互联网、比特币、买房、淘宝这样的暴富机会?

注意,不是没有机会、接触不到机会、错过机会,而是看不到机会。
最近腾讯出事了,几个游戏道具商人,为了套取游戏礼包码去销售,胆大包天,冒充老干妈的市场经营部经理,和腾讯签了一千多万的合同。
因迟迟不兑付广告费,腾讯告老干妈拖欠广告款,登上热搜后事件马上翻转,被警方证实跟老干妈签的广告合同是假的,才反应过来上当。
敲重点了,“游戏礼包码”,这次的码是QQ飞车,我不玩QQ飞车,就拿以前玩的另一款游戏来聊这个事吧。虽然这三人是要进去了,但倒卖游戏礼包码的销售链条并没有牵连进本案。
这让我想起来10年前的一个事。
那个时候穿越火线CF出了一个激浪活动,把CDK礼包放在激浪饮料瓶盖里,游戏官网输入CDK可以领取各种道具和装扮。饮料单卖3块钱,超市促销的时候2块多,商人回收瓶盖5毛-1块5,再挂淘宝上1块多2块一个卖给CF玩家。

能多便宜收上来,看你收的渠道有多不懂,你跟CF玩家收那很难。跟不玩的没渠道卖的收,5毛已经够了,招代理,代理下去收,就得给1块,因为代理要分一层吃饭。再到出货,QQ空间出用QB付的,淘宝出用支付宝付的,一个普遍还赚2毛到1块。我当时也买了好几个,那会儿CF的装扮很有限,价格也都不贵。

收购和销售的价格区间这么大,就差在认知上,哪怕都是收瓶盖,有人小卖店送辣条收3毛钱成本就能弄出来,有人直接找经销商做活动弄出来快1块钱了,有人老老实实自己去学生贴吧收,据说有人还去跟收废品的合作批量要。
同样一件事,最下层的代理知道卖一个赚多少钱,上层的知道发展N个代理一起卖,上游从各渠道收货给代理供货。
现在出来个最牛上游,居然跑去跟腾讯直接签伪造合同发游戏礼包码,这三人的胆量和魄力,搞点合法合规的也穷不了啊,可惜了。
当时这个事,有激浪经销商铺市的地区,所有人都能接触上这个机会,货源近就在小卖店和经销商手里,销售简单上网找N家在卖的问收购价。CF号称3亿鼠标枪战梦,没有LOL之前,CF和地下城稳坐网吧游戏大全第一、第二的位置。
但真正看到这个机会的,彻夜狂欢开动马力赚钱的,还是在产业里,原本就在游戏道具倒卖这行的人,他们的QQ空间里最近什么产品刷的多,就几乎肯定是卖的好。
你不在那个圈里,这个信息就跟楼下新开了一个包子店售货员是美女一样,不会给你带来多大触动和改变,因为你没亲眼看到那些刷空间的商家和淘宝销量上千的店铺,你看到的仅仅是联合活动,和网吧里喊着请同学喝激浪的CF玩家,小卖店留下瓶盖可以兑换其他水或者辣条之类食品,任凭当时如何想象,也推理不出来另一群人如何在这件事上发财。
更不用谈房子、比特币、买茅台和泸州老窖股票等这种小众资产翻倍的机会,以及加入互联网公司快速上市和在平台起步时做电商这种对专业性有一定要求、概率更低的机会。
你需要在他刚有一个雏形的时候,就看出他一定不止是今天这个价格,资源错配了,从而果断进入。能有这样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那你一定在市场里已经小有成就了。市场外的人,几乎不可能做到,除非运气好赶上。
每个人的认知都是有局限的,这个世界并非所有资源都按部就班,就像激浪的瓶盖在不玩CF的女孩手里一文不值不如换一包5毛辣条,在CF玩家手里恨不得2块钱去买。
极简化:太多的资源因认知差距而错配,机会就从中产生。
小时候我总是听人讲,你要懂得把握机会,但没人能告诉我什么叫机会,一度很多年,我以为机会要靠等,所以每日按部就班的上学和工作,认知没有任何提升,也没有更多人认识我,所以机会一直没有。
有段时间甚至很偏激,看到商家在赚钱就觉得他们是骗子,不应该赚钱。
比如在尾货处理的地方买最便宜的电子琴,跑到网购不发达的县城和村镇里,在菜市场不断演奏几个最基础的谱子,两只老虎啊,东方红啊,路过的都发个简谱,讲一下用55613216这种简谱的方式快速演奏电子琴,让中老年人一下就学会,买回去给留守的孩子培养音乐启蒙,给老人的生活增添乐趣,一个琴可以卖200多。拿起麦克风会讲的,一天卖好多台。那种地方的人,全城都没一个乐器店,孩子音乐启蒙老人弹奏东方红各种理想的状态讲到位,冲动消费一下就买了。
以前总觉得这是奸商骗老人钱去了,现在看着也挺好,为什么不让人家赚利润呢?难道抛开成本后只够吃盒饭,才能叫义商?
客户不懂去网购,孩子不懂一张简谱和真正的音乐启蒙差很远,商家知道尾货处理的东西很便宜,又知道客户想有一点生活情趣,OK,卖掉了。你真去县城开一个4000块的音乐培训班讲声乐,反而不少人骂你是疯子。
客户以200多元买一个几十元的旧琴,货源尾货处理价格卖掉特定渠道能卖200元的旧琴,两个认知差距,错配的资源,就造就了机会。
房产买卖里这样的事也很典型,市场横盘了,一波跑房管局过户买房的,一波过户卖房的,互道一句“傻X”。买的,觉得未来会涨,卖的,觉得到顶了幸亏还有人接盘。如果未来会涨,那卖的就给了买家赚钱的机会,如果未来要跌,那买的就给了卖家脱坑止损的机会。无论涨跌,都有一方,把资源错配了,要么错换成现金,要么错换成有价资产,导致错配的,是买卖双方的认知差距。
CF激浪活动、村镇卖琴、房产交易,三个事,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总觉得自己身边没有机会,并非是你错过了机会,而是你的认知从来就看不到机会。
只有等到新闻出现,写清楚了某某爆赚多少,你才知道,哦,这个事是赚钱的,但也只看到一阵风过去了,没看到背后持久的产业。
再聊一个最近发生在身边的,
这个事是我群里红坤发现的,以下为红坤的分享原稿,我只稍做润色。
今年因为疫情原因,影响了很多行业,旅游业也受到了重创,很多酒店、民宿入住率严重低于同期水平。
因为工作需求,我这边会经常出差,也会到一些旅游城市,也会跟民宿老板闲聊,是执行十步开钱眼的一个过程,线下探访交流。
一次跟一个民宿老板聊天的过程中得知:现在通过美团、携程等渠道的订单也不多,很多排名靠后,也得不到很大的流量曝光,大家应该都知道淘宝直通车吧,排名靠前也是需要充钱的。
我说我可以指导你做抖音账号,可以获得免费流量。当时老板娘就激动地说:住宿免单!以后来这边住全部免单!通过这个事情,大家应该可以想到,民宿老板面对着工人工资,日常运营费用等成本,很多都是在吃老本,凡是有一种方法可以免费帮他民宿做推广,住宿免单对民宿老板来说真的成本很低,当然你也可以有免费的抖音视频素材,是一件共赢的事情。
这就出现了一个旅行博主和试睡行业的低门槛入行机会,你不必像以前那样初期自费做样板了,可以直接跟老板谈用他的闲置房间置换宣传资源,而且因为闲的老板多,这个事比以往更好谈。宣传素材有了,资源置换到了,怎么收钱赚钱?
从抖音一个成熟的人那学来,

因为经常刷抖音,喜欢摄影和旅行,十步开钱眼看的多这个领域,春节假期期间偶然间刷到了一个作品,被视频里的景色吸引,然后点开账号主页资料,主页资料并未写具体的收钱主张,但是我发现该账号作品数量已经更新300多了,心想到底是赚什么钱能让作者持续更新作品?于是加了主页资料留的微信。
首先看到的是个性签名:”全球精品民宿,合作预定请私聊哦!”,从字面上看,大家应该很容易猜到这是帮助民宿做推广和旅行爱好者预定民宿的。那么这个应该就是他的收钱主张,但是我觉得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因为酒店&民宿的推广和预定,已经有成熟和家喻户晓的渠道,比如美团网、携程网等,那么他跟这些常规的预定渠道有什么区别那?

那么接着看收钱能量场,也就是微信的朋友圈,发现作者在出售一张民宿黑卡,售价1680,作者每天不断地展示卖卡的微信交流图及付费转账的截图,1680可以住高品质民宿酒店五晚,比正常市场价便宜1000-2000元,另外最近推出了一张超级会员卡,售价5980元,该超级会员的可以免费入住指定民宿酒店50晚。
除了展示收钱聊天截图,朋友圈还展示一些网红民宿打卡的视频。这一套操作完全匹配猫哥的课:当客户渴望得到时,会自我催眠,你只需不断为他的催眠提供素材;收钱主张+成功案例是客户掏钱的核心动力。

通过跟作者微信聊天,了解到通过他们预定民宿的话,除了不收服务费之外,直接携程价格基础上打八五折,已搜索查到携程的佣金是20%,那么到商家手里的钱有80%,这边他收八五折,也给商家80%的话,就有5%的代订利润,甚至指定酒店谈来的专属协议内部渠道价利润更高。
总结一下:通过抖音展示合作民宿的美景和服务,主页资料留微信,筛选意向客户到微信,然后通过朋友圈打造,引导潜在客户进行咨询和成交。主要产品是1680元的会员卡和5980的超级会员卡,另外就是提供一些指定民宿的预定,赚取推广佣金。
起步场地免费+引流免费+马上有收钱产品赚钱,只要做好一个号去引流,并且让自己能够生存到收钱成功,就ok了。
这个民宿卡产品能做出来,也有很大概率是因为疫情期间急需现金流,一群民宿不得不打折集中出售疫情后房间预约名额,来回血撑过这几个月。
新人要入行的话,这个机会,已经面面俱到。
民宿老板有装修好的场地但不会拍闲着干烧钱,博主会拍但没有场地空有时间,民宿老板们有日后的产品但没有分销渠道现金流着急,博主有渠道但没产品无法变现,民宿客户们想以后便宜但多数跟民宿没有直接议价的能力只好通过旅游网站预订,各方面资源都因他们的认知差距,而错配,机会存在于产业的每个环节。
这就是疫情带来的一个机会,每个细节环节都明确。
造成这种认知差距,胆识、眼界、原始资本等都不是主要问题,主要是看问题的习惯,这种习惯多是由教育培养的。
某教育告诉你独立思考,可天马行空,深入一线学习和实干,细致分析,发现信息差就要赚钱,认识到个人的局限,与其他领域优秀的人多交流合作。
某教育告诉你勤奋劳动,老师永远对,听长辈的话,多看书去追求博学,要有思考深度,经常好好想想,追求赚钱是物欲横流毫无真善美应该批判。
在以年计的社会经验、行业经验、人脉圈、从业领域沉淀后,一批人从来不缺机会,一批人却很少看到机会。
注意,不是没有机会、接触不到机会、错过机会,而是看不到机会。
你能看到游戏在做活动抽道具,能看到村镇菜市场上别人热销的暴利产品,能看到到处都在讨论房子涨跌,能看到疫情期间旅游业停滞,但是,你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哪个都没去深入参与,看不到背后买卖双方认知差距导致的资源错配,是你进去收钱或者攀上更高平台的信息差。
时代大潮数年才有一次,但向客户收钱和遇到更高平台、优秀同行者、合作伙伴的机会是随时出现的,人的认知差距始终存在,永远不会抹平。
相比普遍把希望寄托在风口上去暴富,不如踏踏实实去看到和把握业内、身边的小机会。
无论什么风口,都是产业内认知高商业嗅觉强的优秀人才春江水暖鸭先知,你自己在一个行业里成为强人,多做分享,多跟其他领域的强人建立合作关系,信息一交换很多事就有了。
房子、股票、比特币等有价资产属于投资业,淘宝、拼多多、京东属于批发零售业电商渠道…………不用想着自己什么都要知道,什么都不错过,钱都一个人挣了。那多半你就什么都不精,什么都似是而非的错过,钱也赚不到。
外行赶风口,运气好是给了一个德不配位的机会,运气差是成了抬轿子的韭菜。把风口当做是唯一的机会,那是浮躁,鸡汤喝多了。
什么样的鸡汤?
一提风口,就阿里巴巴的马云拿出来,说没有电商风口就没有马云。
你可知道,1994年马云听说了互联网,1995年马云在美国接触互联网。1995年4月马云和妻子凑了2万块成立了中国黄页网,是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帮那些不会上网的企业做互联网主页,沟通生意,其后不到三年时间,他们利用该网站赚到了500万元。
而阿里巴巴是1999年的事,那个时候还没有电商,阿里巴巴是个批发贸易网站,帮贸易公司在线展示货找上下游经销。2003年才有了淘宝网,让贸易商能在网上对终端客户零售。
哪怕没有电商风口,也不影响马云有钱。
与其说电商是风口成就了马云,不如说是马云在业务延伸的时候赶上了。他从刚接触互联网开始就在做企业服务。
而且,
黄页那个业务,你不告诉他这段历史,随便给个普通人看,普通人多半只会说:“干这个看不到出路。”
任正非没做华为牌之前,是贸易公司老板,代理别人家交换机,再去招经销商卖,这事你给个普通人看,别说他是华为,普通人多半只会说:“这个我也看不到出路。”
老干妈没办厂之前,是街边卖凉粉和冷面的,为了揽客苦思冥想琢磨麻辣酱怎么拌凉粉好吃,后来来买凉粉的额外还会掏钱买他的麻辣酱,干脆卖麻辣酱不卖凉粉了。掌握了辣酱做好吃之后,生产出来自己背着辣酱去跑市场,很快试销的食堂和商店纷纷订货。随便给个普通人看,别说她是老干妈,普通人多半只会说:“干这个看不到出路。”
以上所有名企发展历程,来自百度百科。
所以说句客观的话,并非风口成就你,成就你的从来都在踏踏实实入一行、入一圈,发现认知差距造成的资源错配,赚取利润。
这是在商业领域,目前我对机会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