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一个干净的AI情报系统?

我最近很着迷一款叫「语鲸」的产品,现在『语鲸』已经成为了我的第一信息入口了。

作为一个 AI 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同时因为经常写东西而认识了很多厉害朋友,我目前已经有着非常固定的信息源了。

这些信息源有值得信赖的媒体,但更多的是那些我见过面的、在行业里有声望且成长速度很快的人。

能认识这些人、能关注 ta 的个人账号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你可以只关注很少的几个号,还不会遇到信息茧房。

因为这些人成长速度很快,他们的眼界、涉足的领域在不断拓宽。

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开始可能只是简单分享一下最新的 AI 新闻、各种创始人的深度访谈什么的。

慢慢地,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有所成就之后,也会很愿意分享做自己手上这摊事的一手经验。

当他们因为在行业里的一个个小成就,而加速跨越了一个个人生节点时,也会写写自己对财富、对亲密关系、对人生愿景这些千年不变的议题的最新理解。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在自己摄入信息的信息源上做了不少减法。

最近感觉颇有成效,读得更少了,懂得却更多了;

受到的情绪撩拨、感受到的焦虑越来越少了,从“知道”到“做到”的速度越来越快了。

所以,想来和你分享一下我的最佳实践,同时也向你安利一下,在这个过程中帮了我大忙的 AI 产品——语鲸。

能够清晰描述目标时,很适合问问 AI 怎么落地

当我一开始有这个想法时,还没有行动的思路,所以我去 flowith(一个画布式 AI Agent 聚合平台)问了问我的老朋友 OpenAI o3。
自从推理模型成熟后,我就很少“指挥 AI 替我干活”了,而是谦逊了不少,都是让 AI “教我做事”。
它常常能给我很好的答案,于是这一次,我同样选择了这么问它:

️‍♀️:我最近希望重构自己的信息输入系统。
<br/>目标是:只靠定期刷我关注的领域的少量优质信息源、主动搜索和项目实践来获得优质信息和知识,而不是靠被动地被推荐算法投喂信息。
<br/>但是我现在没有实践思路,请你告诉我,该怎么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

这是一个我常用的提问结构,很受用,帮你简单归纳一下:

️‍♀️:我的目标是 xxx,但我现在没有实现思路,请你告诉我,该怎么一步步实现这个目标?

它依旧发挥稳定,给出了我很受用的建议。

不过它这人关心我得很,每次都给我说一大堆东西,如果全展示出来会影响你阅读,我就给你挑挑重点,一段段给你展示一下。

写出目标与限制

它给我的第一个建议是,细化你的目标,并且设置好限制。

这个建议很好,我之前有阵子习惯把屋子弄得特别乱,经常被女朋友批评教育,后来专门研究了一下「收纳整理」这门学问,学到的第一个道理和这个很像。

在开始收纳之前,先想明白两个问题:

1.你到底想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

2.收纳的前提先做断舍离,舍弃掉那些你不想要的东西,再整理那些你想要的东西。所以,不妨想想家里哪些东西是你不想要的?

同样地,对于「重构信息输入系统」也是,你也值得好好想明白这两个问题:

  1. 你到底想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信息输入环境?

2. 不妨先想想哪些信息是你不想看到的,再想想哪些信息是你想要的?

经过一番思索,我的答案是:

  1. 一个高质量、低噪音的信息环境,获取的信息要么对业务决策有帮助,要么对创作有帮助。
  2. 不想要情绪撩拨属性过强、让我感到焦虑而无法转化为行动的信息。
  3. 想要的信息源需精而不杂,主要来自那些我见过面、在行业里有声望且成长速度很快的人,次要来自值得信赖的媒体,以及关注了一年以上、高频搜索的自媒体。

当然还有限制,限制很简单,就是少刷短视频……

很多写文出身的人会看不起短视频这个媒介,认为它“低级”,但我是真心喜欢短视频,我是真觉得很多短视频作者拍的东西真好看。

但短视频确实有害,所以值得好好努力克制自己看着玩意……

短视频的从业者也这么觉得……

但几乎所有媒体平台都做了短视频功能,所以我们需要一个新的信息入口。

在这个需求下,我找到了语鲸这款产品。

语鲸:AI 时代的个人情报系统

语鲸是一款信息订阅 + AI 总结类的产品,你可以在上面订阅各种公众号、网站等多平台信息源的信息。

对扣子和 Dify 比较熟的朋友,一定曾想过为自己搭建一条这样的工作流:

当自己关注的某几个信息源有更新时,爬取其内容,用 AI 总结后,推送给你。

在社媒上,这一类的教程和模板流量都挺大;在各种 AI 课里,搭建这样的工作流的教程板块热度也很高。

语鲸帮你把这件事干了,现在你只需要下载名为「语鲸」的 APP,或者登录他们的网站就能用上。

不过,AI 总结类的产品已经有很多了,那语鲸的差异化在哪里呢?

总结下来是两个点:方便、准。

曾经的各种 AI 总结类的产品,还得你手动上传、粘贴、转发之后才能生成总结;

而语鲸能主动干活,当你配置好订阅源之后,内容一更新,就能自动推送到你面前,总结就生成好了。

而且,语鲸更准,我和他们团队聊过,令人震惊的是,他们为了提高总结的准确度,专门训了个自己的模型。

所以,在调研完这款产品之后,我确定这款产品能够「信息源管理」+『克制的信息输入』这两个核心需求,开始琢磨起了它。

还总结了一套自己的使用流程,也在这里继续分享给你。

配置专属订阅频道

语鲸最令人舒适的功能,不是 AI 总结,而是「频道订阅」。

这里的频道大多不是某个具体的账号,而是语鲸团队去精选的一些热门话题,并且把追踪讨论这些话题的信息源做了一轮聚合整理后的汇总。

这些频道都挺有意思的,“中国AI初创企业最新进展”、“AI营销产业全景图谱更新了”等等都是圈内圈外都很关心的 AI 话题。

在这些频道里,我最喜欢的是这个——我那些开“生产力外挂”的 AI 写作工具。

这个频道很务实,全在推荐各种能帮到你创作的 AI 产品,场景拆解得很细,功能讲解的很全,非常易懂,每篇文章都能学到新技巧。

除了能订阅别人的频道,你还能上手配置自己的频道。

这功能对于有固定信息源的人来说很友好,于是我自己上手配了一个,还挺方便的,在【订阅】那个标签里,点击右上角的【三】,再点击创建频道就行。

我创建的频道叫【泛函の AI 信息源】,目前已经设置成公开可见了,你应该可以在这里查看。

有意思的是,在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频道进行订阅,并且创建好了自己的频道之后,我居然不知不觉完成了 o3 给我的建议。

目前,我在语鲸上配置了三个频道,这里面几乎涵盖了所有我刷社交媒体爱看的东西,分享给你:

1. 泛函の AI 信息源:AI世界的新情报。

2. 创业者心法:成为一个创业者所需要的内功心法。

3. 社媒动向:社交媒体上最新的舆情风向。

如果你对这些主题也感兴趣,可以复制这段口令后打开语鲸 APP,你就能关联上了

3g:/ 05/03 [email protected] 长按复制此条消息,打开语鲸 app,查看订阅的频道列表##LWLD3orCH##zh[语鲸口令]

深度阅读工作流程

现在,我已经拥有了一个很干净的『个人 AI 情报系统』了,我所关心的这些行业信息,都在一条时间线上。

一般我有两种阅读场景:用手机刷,用电脑读。

本人对自己的注意力水平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所以当我用手机消费内容时,确实并不要求自己一定得深度阅读,只用来筛选文章,以及记个大概。

所以,在工作日的碎片时间,我的使用方式是在信息时间线上快速看每篇文章的摘要,并且将感兴趣的文章点上方的星号进行收藏。

感兴趣的文章我会点进去,先根据总结浏览全篇文章的大概,看看这篇文章我是否感兴趣。
如果感兴趣,我会点击右上角的星号对这篇文章进行收藏。

如果不感兴趣的话,直接向刷 Tinder 一样右滑,就能划到下一篇文章。

02:00

这样一篇篇浏览,一篇篇滑动,感觉很像在批奏折……

这么刷着刷着,很多行业里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闻,就都大概有个印象了;

这么划着划着,值得深度的好文章,就一下能顺利地找到了。

等到晚上时,再用网页端结合着智能目录、分段总结和 AI 提问一起来深度研究这篇文章。

手机端筛选出了值得读的内容,并且看了个大概,相当于“预习”;

在电脑端更大的屏幕上、用多维度的互动方式进行学习,相当于“复习”。

这么一来一回,看过的内容都能印象深刻,再也不会出现“眼镜在动,脑子没动”的情况了。

创作是最好的知识管理

我自己有一个小生意,经营着一个小社群,名为「轻熵」。

在这个群里,我会每天精选出一篇我读过的深度内容,并且写一段推荐语告诉你为什么这篇内容值得被你看完,并推送到微信群里。

我的这个小生意里推送的内容,大多都是在语鲸里发现的。

这个 Personal 的信息订阅服务,不仅服务了我的用户,也给了我动力筛选和整理自己读过的好内容,对知识管理大有帮助。

这些从语鲸里发现的好内容,不仅帮我在 AI 领域做出了更好的职业选择、在业务中做出了更高质量的决策,也实际地变成了我写下的一篇篇文章、在外面做的一次次分享的素材。

AI 创作工具 Youmind 的创始人玉伯分享过一个让我印象很深刻的观点——创作才是最好的知识管理。

光消费内容会很难让人印象深刻,要想真正理解其中奥义,还得将这些对你有益的内容,变成你向世界输出的秩序。

提升输入质量,是一件值得努力一辈子的事情

「价值阅读」社群的主理人崇旭老师,在社群的介绍文档里写个这么一段话:
输入决定输出。

一个人如果每天往脑子里灌垃圾,他不可能有见识。没有见识,生活就不可能有质量。这与金钱无关,不愁衣食对许多人来说已是常态,但是,「不自由」也是常态。

财富自由、时间自由、心灵自由看似遥不可及,我却觉得见识可以改变这一切。

好,怎么做? 最重要的一步,是学会放弃。

放弃不好的,好的就留下来了。见过好的,乃至更好的,筛选标准自然也就提高了。

很多生活里的东西,够用(能解决问题)就行,但输入脑子里的,却是越优质越好,没有上限。每一天,都要让最优质的信息穿过身体。

选择就是放弃。

选择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每个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我们时间有限,这一个小时如果看了点价值有限的八卦新闻,就意味着放弃了更优质的信息。

人跟人的差距不是突然拉大的,而是由每一次选择累积起来的。”

这段话我特别认可,提升输入质量,确实是一件值得努力一辈子的事情。

读到这里,你大概已经发现,「重构信息输入系统」其实只靠三件极其朴素的事就能完成:

1.要勇敢地主动挑选信息源;

2.让 AI 去承担所有重复、耗时的脏活累活;

3.把省出来的注意力,全都投入到真正需要大脑深度参与的创造之中。

而语鲸恰恰把这三步打包做完了,一键订阅和主题聚合让主动选择只需动一次手;

自研模型把九成九的条目级摘要做到了可回溯、可验证,你可以心无旁骛地把时间交给 AI;

多文档聚合、沉浸式阅读器、划线摘录再加 AI 问答,则把阅读这件事从“刷信息”变成“留白后的深思”。

当你能够用两百字判断一篇万字研报值不值得精读,能够把灵感随手划线后在任何场景中瞬间调取,信息焦虑的那层雾其实薄得很,一推就散。

所以,如果你也想用百分之十的时间掌握百分之百的关键信息,把注意力从无穷无尽的信息流里抽出来投向真正的学习、写作或项目实践;

如果你也想在这个 AI 时代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个人情报系统,那么就去试试语鲸吧。

让它带你潜入信息深海,再带着洞见上岸,把阅读的每一分钟,都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生产力。

文中提到的链接汇总:
1. Joey 乔伊《要做好短视频,必须少刷短视频》:web-next.okjike.com/u/A

2. 刘飞&玉伯《对谈玉伯:告别大厂,我在AI荒野里「养小孩」》:xiaoyuzhoufm.com/episod

3. 崇旭《价值阅读:提高输入质量,值得努力一辈子》:rtw1bnq45a.feishu.cn/do

4. 语鲸官网:语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