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ude Code 有界面了
大家好,我是羊仔,专注AI编程、智能体、AI工具。
羊仔又来分享好东西了!
说起来,羊仔也算是个老程序员了,以前总觉得用命令行才显得专业,黑底白字的界面仿佛在告诉全世界”这才是程序员该有的样子”。
但是用Claude Code的这段时间,真的被那个黑漆漆的终端窗口折磨得不轻。羊仔就在想,要是有个图形界面该多好啊,就像Cursor那样直观。
于是羊仔折腾了一天,发现了一个神器——Claudia,也就是Claude Code的界面。

1、Claude Code有“脸”了
Claudia横空出世,star数现在已经有近12K,这个项目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它不仅是给Claude Code套了个漂亮的壳,而是真正解决了命令行工具的痛点。
1、费用面板一目了然
最让羊仔感动的是那个费用统计功能,Claudia提供了超级详细的使用统计,可以按模型、按项目、按时间来查看花费。
有了这个功能,终于可以理性地使用AI工具,不用再担心意外的天价账单了。

2、时光机,真有后悔药
CheckPoint功能,羊仔喜欢叫它”时光机”。
羊仔现在的习惯是每完成一个功能模块就创建一个CheckPoint,这样就算后面出问题了,也能快速回到稳定状态。

3、项目会话管理
除了能看到所有项目外,每个项目的所有历史会话都显示的清清楚楚。


4、Agent功能
Claudia还有个Agent功能,类似智谱那样以提示词驱动为主。

5、MCP Servers
还支持MCP配置,搭配智能体使用效果更佳。

2、体验飙升
羊仔用过Cursor、VS Code等很多编程工具,Claudia虽然在某些方面还不如这些成熟的IDE,但是在Claude Code的使用体验上确实是无敌的。

而且Claudia的界面设计很简洁,没有过多的装饰,专注于功能本身。
3、安装过程,帮你避坑
说到安装,羊仔必须得提醒大家,目前Claudia还没有提供现成的安装包,需要自己编译,不过别担心,羊仔已经踩过坑了,可以分享一些经验帮你避坑。
第一步:安装Claude Code CLI
首先确保你已经安装了Claude Code,如果还没有的话,可以参考羊仔之前写的这篇安装:
第二步:安装Rust环境
Rust是编译Claudia必须的环境,羊仔强烈建议使用国内镜像源,下载速度会快很多,命令如下:
export RUSTUP_DIST_SERVER=https://mirrors.ustc.edu.cn/rust-static
export RUSTUP_UPDATE_ROOT=https://mirrors.ustc.edu.cn/rust-static/rustup
curl --proto '=https' --tlsv1.2 -sSf https://sh.rustup.rs | sh

安装好后,按照提示配置一下cargo环境,否则后面会报错。

第三步:安装Bun
Bun是现代的JavaScript运行时,比npm快很多:
通用安装方法:
curl -fsSL https://bun.sh/install | bash
如果网络不好,可以使用国内镜像:
npm install -g bun --registry=https://registry.npmmirror.com

验证安装结果:
bun --version
第四步:克隆项目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getAsterisk/claudia.git
cd claudia
如果git clone太慢,可以使用国内镜像:
git clone https://gitee.com/mirrors/claudia.git
cd claudia
第五步:安装依赖
安装系统依赖:
# Install system dependencies
sudo apt update
sudo apt install -y \
libwebkit2gtk-4.1-dev \
libgtk-3-dev \
libayatana-appindicator3-dev \
librsvg2-dev \
patchelf \
build-essential \
curl \
wget \
file \
libssl-dev \
libxdo-dev \
libsoup-3.0-dev \
libjavascriptcoregtk-4.1-dev
安装前端依赖:
bun install
如果遇到网络问题,可以配置镜像:
# 配置bun使用国内镜像
bun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mirror.com
# 然后重新安装
bun install

第六步:编译应用
羊仔建议先尝试开发模式,确保环境没问题:
# 开发模式运行(推荐先试这个)
bun run tauri dev

编译过程可能需要30-50分钟,这是正常的,羊仔第一次编译用了40多分钟!
如果编译过程中遇到网络超时,可以替换成国内镜像源:
echo '[source.crates-io]
replace-with = "ustc"
[source.ustc]
registry = "https://mirrors.ustc.edu.cn/crates.io-index"' >> ~/.cargo/config
编译成功后会自动弹出界面:

如果开发模式运行成功,再编译生产版本:
# 编译生产版本
bun run tauri build
生产版本编译成功后,安装包会出现在:
src-tauri/target/release/
4、写在最后
Claudia的出现,真的解决了使用Claude Code的很多痛点。
对于那些和羊仔一样,觉得命令行太复杂的朋友,Claudia绝对值得一试,它把复杂的命令行操作转化为简单的点击,让AI编程更加直观和高效。
当然,如果你是坚定的命令行党,那就当羊仔没说过这些话吧。毕竟,工具只是手段,最重要的还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羊仔现在的工作流是,快速任务用命令行,复杂项目用Claudia,这样搭配使用,效率提升得飞起!
如果大家对Claudia有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一起探索AI编程的无限可能!
共勉!
欢迎关注羊仔,一起探索AI,成为超级个体!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赞,收藏,转发。
你的每一次互动,对羊仔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