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买了几块表,都是普通货,精工双狮西铁城英纳格梅花欧米茄。觉得没劲。

第二阶段,买了几个机芯,组装了几块玩具表,劳力士、欧米茄、百年灵。觉得没劲。

第三阶段,把小时候用坏的闹钟给拆了,组装回去,觉得没劲。

第四阶段,买了几个报废机芯拆了拆,觉得没劲,也就那样吧,基本都能组装起来,有的能走,有的不能走。

第五阶段,买了几个二手国产表,拆了拆,配合国产表油,组装回去,基本都能走,挺开心的。

第六阶段,还是买报废表比较有成就感,为了不丢份,买点儿瑞士表油。为了不白拆,买点表盘三针,换上去。

第七阶段,拆进口表。瑞士表油也就是摆幅大些,还是国产的便宜好用,闹钟、细马闹钟和各种手表都能用。

做防扩散?还是瑞士表油不扩散(懂行的知道我说啥。)

第八阶段,拆古董进口破表。

第九阶段,国产老表和带钻的闹钟咋那么好看?给那些表壳做个手工抛光吧。

第十阶段,都送人了。折腾啥,浪费很多钱够买个浪琴啥的,整个皮实耐用的接着戴吧。

东风st5,两个报废机芯拼成一个完好机芯,日误差0,偏振0,保持不多久。
坏掉的东风st5,换了零件走时不对付,发现这个是慢摆,买来的替换零件是快摆。
上海1120机芯,加错了油,依然精准。发现所谓的瑞士表油也没那么讲究。还卖那么贵,啊呸!
卖家说洗油保养过,实际上都是假的,不可信!
一个怀表壳子,组装一下海鸥6497机芯。新机芯拿来就洗油了,权当练手,我是有多无聊?
弄个搪瓷盘、宝玑针,表针比表盘贵的多,因为是真正的蓝钢,蓝钢不好,容易磁化。猎装怀表,哪里能有打猎地方?
细马闹钟,难得,给它上瑞士油吧。上完发现瑞士油比闹钟贵啊

都被我拆过了,这是送人后幸存的。

现在,觉得电波光动能的西铁城和卡西欧不错。

-——————————

想不到有人跟我一样喜欢表是喜欢“拆”表。评论区感谢同好!

我喜欢泡论坛学技术,买就算了,没有高级表。买不起更拆不起。

各种手表(洋气的叫“腕表”)论坛,我受不了那些大佬说话那个调调。各种先生,各种品味(应该是品位,呵呵)说话各种掉书袋“当我们在讨论陀飞轮的时候,我们究竟在讨论什么?”

比如:

宝玑先生,牛逼!

拿破仑先生,????拿破仑也是先生?

我学古文专业的,孔丘先生表示不服,乾隆先生曾是那些牌子大买主,今天叫优质客户。

——————————

挺热闹,有评论赞,说这就是玩表。那说一下心得体会,不一定对,而且都是便宜表,仅供参考。

1.总体上,价格差不多的机芯或者同一个系列的机芯,厚的比薄的精准稳定,手动比自动稳定,单功能比多功能稳定(参考西铁城9015机芯系列,有带动能显示的多针型号,不如三针日历的精准)。但是用着舒坦还是薄的、自动的。

目前我觉得最有性价比的机芯是西铁城9015。

2.同样是表油,瑞士的(分装一套四种,一百多,每一种0.5毫升,发条油2毫升)还是比国产(701钟油15毫升+702表油2毫升,十几块钱)的好得明显,特别是瑞士的9010油,蓝色,透过宝石盖钻就能看到油量,瑞士油浓度适中,点油的时候很容易做到适量。

瑞士表油摆幅大,据说能撑五年,大概就是车子上全合成机油跟矿物油的区别吧。

3.国产机芯中,最稳定的不是海鸥仿制的2824(st2130),而是海鸥仿制的6498(st3602),粗糙便宜,是怀表机芯,位差小,轻松天文台标准。缺点是厚大重,晚上在床头柜上很吵。

4.工具买好些的,特别是镊子、螺丝刀、点油笔。有的工具好像没用,比如盘发条的那个东西,实际上用来盘自动机芯的发条很方便,而且避免手盘时污染发条。

5.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两分货。测了一下别人的入门级劳力士空霸,真的很精准而且位差小。没好意思开盖怕刮花。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修表为啥贵。

6.欧米茄的1020机芯没那么不堪,塑料齿轮只是日历轮,几十年也不老化,286手卷机芯确实好,出了后悔了。

7.长续航的机芯不太好,典型的是精工6R不如4R,天梭的80不如2824。长续航的发条薄,扭矩小———问题是为了适应小扭矩发条,这些机芯的游丝也变细软了,拆装很容易变形。

8.我总觉得一个机芯的擒纵,做了防扩散处理会让摆幅明显变小,不知道有没有根据。

9.都说擒纵叉轴眼不能点油。有两次装好的机器走时差,又检查不出哪里不对,就给擒纵叉点了油,反而治好了。

————————————————

3月24日,按照评论说一下修表工具。

先说下几个宝藏级别的B站修表教学视频。

1.震哥的奇思妙想,所有的流程都拍了,而且技术一流。

2.自学修表(朱鼓励)解说动画很好,真是个用心的人,首先推荐这位。

3.修表的里昂,说话很慢、发音标准,娓娓道来,修理的过程简略,但是对手表历史的讲解真让人喜欢,有问题请教都会回答的,当然我是菜鸟,手头几块老表不敢拆的也正在考虑请他保养。

4.刘书利钟表,高手大师级别,一些百年古董,找不到配件就手搓一个,手搓各种轴不用量具,教学就别想了,看着真乐呵。

5.西北修表客,评论表示收费高,但是我修过几个入门表,觉得这活不好干风险大,这位仁兄对机芯收费合理。对防水收费略高,因为自己压表蒙换防水圈用不了几个钱,收费150略高。当然,老表的表蒙和把管需要加工,按他的收费还是很便宜的——毕竟机床要几万块嘛。

下面正式说一下修表工具,酌情购买,提醒一下,一次性购买,淘宝可能比拼多多便宜;能卖好的不买差的。

一、表壳、表带处理工具

1.开表器

用这种就行,不容易打滑,各种型号都能开,比三爪的稳定,比三爪的便宜。

有两种,方爪和圆爪

2.开表座,首选木头的,耐用,其次是橡胶的,如下图这种黑色的橡胶的。

一个就够用了。

3.开表刀,拼多多任意选就行,刀刃厚一些比较好。

4.压盖器,选这种,施力均匀,力度可控,不要选那种手握的,力度没法控制,也不方便观察各个角度是否均匀。

压盖器可以用来压表蒙,特别是潜水表的蓝宝石玻璃。

5.生耳叉

用来分解表壳+表带连接处的那根弹簧棒(生耳),买表带会送,单独买可以买个精细些的。但是大部分时间用美工刀或者指甲往下抠更好。

二、夹持类、固定类工具

1.拿子,选便宜的,不可或缺但用的不多。一只就够用了,质量太好的内芯弹性太大,拧紧时费劲。

2.钳子

(1)尖口钳随意。买钳嘴能并拢的,钳嘴最尖端是平面的就行(因为有时候要拧闹钟螺丝,钳嘴尖端有防滑纹会把螺丝刮花)。平口尖嘴钳也可以,不上图了。

(2)斜口钳,用来剪断把杆,把杆很硬,这个钳子要买好点儿的,我买的是飞鹿钳子(30块,选图上橙色+灰色手柄这款就行),CRV材质。不要选劣质斜口钳子,容易豁口,而且剪出来的断面不规整,语言花时间打磨。

(3)水口钳,比斜口钳薄,用来剪断多余的盘脚(有些表盘同时适应不同机芯、或者适应不同把位,所以多留了几个盘脚)。这个我买的杂牌子,因为盘脚是铜丝,很软。都不太好用,残余盘脚要手工打磨掉。

3.镊子

这个很重要,夹持不稳容易打滑,零件飞出去或者戳断。

镊子需要经常打磨,所以要配合油石砂纸使用。打磨方法看B站。

(1)粗活镊子,尖头的。夹持大零件,也用来撬夹板,三块钱,用坏了不心疼。

(2)中度精细镊子,尖头的,顶部如同针尖锋利。夹持一般零件,用变形了磨一磨,一般不用来撬。

(3)极度精细镊子,同上,柄部缠红色胶带做好区分,专物专用,夹持擒纵叉、避震宝石。但是还是容易打滑飞出去,我觉得是技术原因。

(4)修钟的镊子,我用的是医用镊子,夹持闹钟粗大的零件,调整轮轴入轴眼。

(5)装表针的镊子,这个我没有专门买过,推荐竹镊子或者电子厂用的可换塑料头的镊子,防止装针的时候划伤表盘。

4.机芯座

这个买宽厚一点黄铜铜的。夹持面要平整,防止机芯打滑掉下来。我目前用的是18块钱锌合金的,推荐买40元左右,推荐买40元钱左右黄铜的。

5.机芯垫

装针完成后放置机芯,整体转移进表壳就行。

还有个作用,就是用来压紧发条盒盖子。不要买硅胶那种单个的垫子,沾灰。

6.取针钳

我买的十块钱的,能用。

三、螺丝刀

和镊子一样买好的,防止打滑戳坏机芯。没得推荐,我自己用的是七块钱一个的,不好用。

至少需要黄色、黑色、红色各一把。也就是0.8、1.0、1.2

买到后发现不好用及时退货,免得造成机芯损失。

四、点油笔

推荐买好的,便宜的油量不准。据说博格的好用,当然价格也贵。手柄是铝合金还是塑料跟针尖精度没有直接关联。

至少需要红色、黑色两把。分别跟宝石眼和日历拨杆上油。专油专用。

笔的颜色好像跟瑞士表油的颜色对应?

五、洗油工具

1.油刷

用油画笔就可以,如果太软,就把毛剪断些,但不能太短,因为固定毛的部分是铁皮,会刮伤零件。笔把剪断一部分。

2.油缸

一般用称量瓶(直接搜洗油缸很贵,其实就是称量瓶)或者培养皿。称量瓶容易裂,培养皿太浅。

直接买书法用的陶瓷墨盒,带盖子,白色容易观察零件。但也有缺点,陶瓷器皿底部不平,捞取零件不太容易。

不推荐铝合金的密封罐,底部平,但是螺口经常拧紧打开,容易掉金属屑。

8CM大小就很合适。

3.防扩散瓶(熟手用得上,不买也行,没啥意思)

就买防扩散瓶(沙漏形状,微蒸发瓶),不要买其他的,买塑料内网的。

不要图便宜买网友DIY的血清瓶+滤网,那个滤网太密,油液会挂住网面上,更容易漏油——本来买小瓶子是为了省油的,防扩散油很贵。

4.寸镜

5X、10X各一个,或者3X、5X各一个。因为倍数太大,需要趴的很近才能对焦——我是近视眼。

5.强光手电筒

用来烤干做完防扩散的零件,不推荐电吹风,或者热风箱,会把零件吹跑。买SFT40或者xhp70.2灯珠的,发热够用大。

6.紫外线手电筒

装表蒙子的时候,点夜光的时候,用来固化无影胶——非必须品,家里有太阳的话,晒太阳光也行,就是要多晒半分钟吧。

7.装针笔

没啥推荐的,我自己用的也都一般。

8.油碟

国产油就两种,瑞士油至少四种,一步到位买四个孔位的油碟,建议彩色盖子、陶瓷内胆那种,容易区分油的品种。

六、耗材

1.汽油

买120号洗表油,其实就是汽油,汽油不让网购,搜洗表油

石油醚效果更好,但是有毒。

ZIPPO太贵,而且没洗表油干净。毕竟是用来烧的,对清洁度没要求。

有牛逼人士推荐酒精,酒精溶解油泥的效果差,会溶解擒纵叉和游丝外桩上的虫胶。多泡一会就宝石和游丝就脱落了。

2.指套

拼多多上买,很便宜,一次性使用,因为一旦污染,在捏表盘的时候容易沾染表盘。所以用完就丢。

首选透明的,其次是这种白色的,不要上门沾滑石粉的,粉末脱落污染零件。

友情提醒:放办公桌上会被同事误解是计生用品,以为我尺寸很小。妈的妈的!

3.无尘布

拼多多上买,十元钱一大包,一百小张。一次性使用

4.油石、砂纸

打磨表壳用800、1000、2000号砂纸。

配合油石用,打磨把杆尾端、打磨镊子和螺丝刀。

5.橡皮泥和塑料膜

修表橡皮泥,估计就是人家说的蓝丁胶。有些零件用镊子容易飞走,如防震宝石、防震弹簧、其他弹簧等,用橡皮泥蘸取比较安全。

点油的时候,油点多了,也可以用橡皮泥蘸一下,吸收多余油液。

塑料膜覆盖在机芯上拆弹簧不会飞

6.柳条或者杨树条

自己去公园扯一根就行了,粗一点的用来压住夹板或零件防止弹飞,细一点的削尖,用来剐蹭宝石轴承的污垢。

装好的表针不平整,也可以用来压一压表针。

7.胶水

无影胶用来粘表蒙,配合紫外线手电使用。

绿油(直接搜609胶水比较便宜,非必须),用来粘表把和把杆(也可以不粘),用来固定表带各节之间的轴(可调表带直接用502胶水比较好,粘死了就不拆了)。

8.表油

(1)国产表油

国产目前只能买到两种。能用,但是手表摆幅不好。

701钟油,用在发条上和其他任何金属+金属摩擦部位。

702手表油,用在宝石+金属摩擦部位。用在擒纵叉和擒纵轮之间容易停走(以前国产有专用油),这里还是用瑞士的941或9415。

(2)瑞士表油

认真玩,至少买4种

9010,买蓝色的9010B,用在高速运转的轮轴宝石眼上。蓝色方便观察油量。

HP1300,用在低速运转的宝石眼上,和金属+金属摩擦部位。可以用来替代D5,比D5寿命长。

8200或8300发条油脂,比较粘稠,比国产701的寿命更长

941或者9415,用在擒纵叉宝石上,用量极少。

(3)防扩散油,太贵了,自己看着买。

(4)防水油,用于把头、后盖等橡胶圈密封,不能用凡士林,其实就是硅基黄油。

七、除尘、除锈工具

1.铜丝刷,用来清洁表壳,谨防刮伤表蒙。

2.柳树枝和陶瓷螺丝刀,外壳洗不掉的锈蚀,硬刮下来。

3.酒精喷瓶和无尘布,清洁表蒙里面的灰尘

4.除尘气球,就是清洁相机镜头那种气吹子

5.WD40,除锈,溶解打不开的表壳。

6.化油器清洗喷瓶,用于铜机芯闹钟除油除锈,腐蚀性很强。

八、废油瓶

用废的汽油要妥善处理,用玻璃瓶装好,出门撒在无人的荒废土地上任其挥发掉,找个田鼠洞洞倒掉引爆也行。

不要倒进下水道,汽油不溶于水,油气易燃易爆。

——————————————————

有网友私信让推荐表,没玩过好表,仅供参考。

成品表,根据自己喜好买正规产品,石英的都不错。机械的考虑一下牌子,看一下各个论坛的口碑。

因为我不是玩表的、不是修表的更不是卖表的,只是拆表的,就说一下组装。

机芯:

原则:高频比低频好,厚的比薄的好。

首选西铁城9015,300+,可惜配套的表壳表盘不多。

其次是海鸥ST2130,250+

再次是西铁城(美优达)8215,150左右

然后是精工(天马度)NH35,150左右,这个比西铁城精准些,摆轴也耐摔些。

表壳、表盘:

1.NH35的表壳、表盘比较多,而且很多表盘都有精工logo。很多表壳都是仿造的劳、欧等外观。

潜水表的壳子很多,不乏钛合金的,表圈、盘面、三针都有很多选择的空间。

2.8215、2130、9015主要是用来装假表,缺点也是带个劳的logo。

工具

工具简单,具体去B站看震哥的奇思妙想。

开表器、斜口钳、卡尺、装针笔、气吹子。

砂纸、指套,防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