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用的地方可太多了。

送的500万token不到一个月我都快造完了。

首先,从前舍不得用的自动页面总结和沉浸式翻译可以安排上了:

然后,既然用ai写代码可以,用ai调用api当然也可以。

有了足够的tokens,跟分析或者聊天相关的小应用都可以玩了。


比如说我做了一个这个,接入了deepseek的api:

它可以通过api获取b站视频的弹幕,然后通过api调用deepseek对弹幕进行分析。

效果如下:

为了节省token,限制了最高样本3000条。

还可以下载下来b站自动AI生成的视频字幕上传,让deepseek交叉分析弹幕和字幕。

而我,并不具备敲代码的能力。

没错,这个工具本身就是AI写的。


又比如说聊天,大语言模型本来就擅长聊天。

那你让它自己跟自己聊天,tokens消耗岂不就停不下来了?

当然我接入了多个大模型:

比如说,现在知乎热榜上有这么一个问题:

我来让它们bb五轮。

bb过程太长就不放了,总结部分使用deepseek进行总结。

再换个问题:

tokens的消耗,换来了回答问题的启发。


再比如说,做个简单的审核错别字工具:

如果不用其他的api,也可以每次都用deepseek多roll几遍,嘎嘎消耗tokens。


通过飞书多维表格的自动化同样可以调用API,比如下面这样,从文章中提取博主的专业背景信息:


再比如,我之前其实一直中百度首页的导航页。

但最近百度不知道抽什么风,把导航页宽度改的巨小。

接下来我就准备把这个导航模块的前端代码另存下来丢给ai,提取出我的全部网站收藏,然后自建一个用着更舒服的个人导航。

现在雏形已经弄了个差不多:

还定制化做了个轻量云剪贴板功能,因为我有时候需要在win和mac系统中间复制粘贴,微信输入法时灵时不灵,通过nas或是obsidian这种笔记软件同步又有点重了,这次直接在首页做一个自动记忆自动保存的便签。


总之就是看起来能进行总结、分析、调整的文本,以及可以进行对话的场景,都可以把deepseek的api接进来玩。

要不是cursor使用api的时候用不了composer,我直接就玩上俄罗斯套娃了。